四川在线记者 曹凘源 视频/德阳观察 王攀 海报制作/德阳观察 何静
2月24日,博鱼(中国)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办公大楼的工艺部办公区,一场不定期召开的小型会议正在进行,会议的发起者是东方汽轮机工艺部一级副主任工程师曹天兰,讨论的主题是数字化绿色车间建设。
“之前通过技术迭代,我们已经将手工电弧焊工艺改成窄间隙氩弧焊工艺,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,作业环境有了很大改善,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很多。未来我们能否用超声波取代射线进行焊缝检测……”话语间,曹天兰和同事们探讨着未来的种种可能性。
今年47岁的曹天兰,毕业后就从事发电设备焊接工艺的开发工作。从业26年,曹天兰见证过无数大国重器的“诞生”,也和燃气轮机技术创新突破共同成长。如今,她的身份又多了一个——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。她说:“如何推动整个燃气轮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?我们还能做些什么?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事。”
从业26年
见证和经历焊接工艺的时代演变
“这些高压缸是汽轮机的重要部件;这个是阀门,也是蒸汽机的‘水龙头’,用来控制蒸汽流量……”行走在焊接车间里,曹天兰对着正在作业的装备和技术如数家珍,这种信手拈来的状态和26年前她刚进厂时截然不同。
“一开始我对焊接的理解和印象就是街边有人戴着面具、拿着焊枪焊架子,进厂以后才发现,原来焊接还有这么多花样和门道。”曹天兰告诉记者,作为一名焊接工艺技术员,主要工作就是提供焊接工艺指导,包括选材、焊接方法、温度控制等等,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技能,并独当一面,真正靠自己对焊接工艺提出指导意见和解决方案,她用了四五年时间。
曹天兰在车间了解焊接工作开展情况。王攀 摄
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在增加,这个过程中,曹天兰也亲身见证和经历着焊接工艺的时代演变。
“比如说我们的高压缸,以前上面的接管我们全都是纯人工焊接,现在全都可以通过焊接机器人来作业,人的工作更多是检查问题、操控机器。”曹天兰说,技术创新带来的是效率和工人作业环境的双重提升,“以直径400毫米的接管焊接作业举例,以前需要两名工人焊接一根管,还要水平作业,尽可能减小误差,需要花费2天时间,现在借助机械化,一个人不到一天就能够完成,焊材消耗降低了80%,制造周期缩短了42%,生产成本也降低了63%。”
技术的创新突破永无止境。如今的曹天兰是一级副主任工程师,她的目光也望向了更远的地方——持续推进数字化绿色车间建设,推动“制造”向“智造”转变。
“就像你刚才看到的机器人焊枪,我们下一步还要再加装激光清洗设备,一边焊接作业,一边进行焊缝清洗,不断提高成件的焊缝质量,在精益求精中,推动清洁能源装备的工艺进步。”曹天兰说。
展望产业发展
建言构建安全稳定韧性的燃气轮机产业链
在26年的从业经历中,曹天兰见证了焊接材料的许多次改变,而每一次改变都“逼”着她和同事们探索更前沿的焊接工艺。
“比如说,最早我们使用焊接材料是低合金钢,能承受620℃的高温,但是随着燃气轮机产业的发展和技术革新,新设备会产生更高的温度,我们只有跟着一起创新。当面对温度高达650℃时,我们就在探索使用耐高温镍基合金作为焊材,改进工艺,提升设备性能。”曹天兰说。
曹天兰听工人汇报焊接作业情况。王攀 摄
创新和进步之间,曹天兰和同事们战果辉煌。
2015年她带领团队,一举攻克了焊接转子关键核心技术,成功完成“华龙一号”首台套福清5号核电站机组的建设工作;今年1月,首台全国产化F级50兆瓦重型燃机(G50)发电机组实现并网发电,曹天兰是其中的参与者,该产品也是她和众多科研工作者攻关10余年的成果。
“很激动,G50不仅攻克了燃气轮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,更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。但是当我们成功造出了第一台原型机后才发现,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。如何持续创新突破,实现批量化生产,如何打造燃气轮机全产业链,这才是最难的。”曹天兰说。
曹天兰和同事开会研究数字化绿色车间建设。王攀 摄
从聚焦关键技术到展望全产业链发展,曹天兰提出了《构建我国安全稳定韧性的燃气轮机产业链的建议》。
“燃气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板块,为构建绿色低碳能源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,但是我国自主燃机产业起步晚,成熟度不高,还有不少‘卡脖子技术’亟待攻克。”为此,曹天兰建议,相关部门可出台相应政策,给予主要研发单位和“专精特新”企业更多资金帮扶,解决他们研发过程中的资金困难。此外,建议加大引导力度,建设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燃机示范应用项目,尽快实现规模化应用,打造自主可控、安全可靠的燃机产业链。